為什麼會對遊戲成癮?
過去,我曾跟開發遊戲的人聊天。那時他說:「我們本來就打算做出絕對不想停下來的好玩遊戲,而每天持續努力著,也投入了大量的開發經費。要是玩家那麼容易就不玩了,我們反而會很煩惱……」
聽到這番話時,我深切感受到「難怪大家沒辦法停止不去玩遊戲呢!」會對遊戲成癮,是因為它本來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被製作出來的。
人類大腦有一個迴路,稱為報償迴路,會識別舒適的刺激,而因為強化重複得到這種刺激的行為,大腦就會識別該行為是「快感」。
對此稍微說明一些關於於專業的部分。
首先,當大腦接收到舒適的刺激,位於中腦的腹側被蓋區活躍,於腦內釋放出大量多巴胺。多巴胺作用於伏隔核,便會出現快感或興奮感。另外,大腦的好幾個部位會將那份快感與經驗連結並且記憶,製造出「還想要得到相同快感」的心情。甚至,控制理性的前額葉皮質的運作會暫時降低。
似懂非懂嗎?
目前發現,對遊戲成癮的人,看到遊戲畫面之類的時候,報償迴路會過度反應。更棘手的是,長期持續玩遊戲,報償迴路機能會低落,此時就得玩更多的遊戲才能獲得滿足感,而且大腦運作也會變差,難以忍耐。
因為發現到這樣的事,遊戲成癮疾患才會被認定為疾病。
大腦只要一次就會記住快樂,才不會那麼輕易對快樂罷手。正因如此,接觸遊戲時,必須要先知道有成癮的可能性。
如何才能脫離遊戲成癮?
目前正處於反覆試驗的摸索階段,尚不清楚要透過什麼樣的治療才能脫離遊戲成癮。
陸斗的情況首先要從住院治療開始。
為了慎重起見要先說明,只因遊戲成癮,旁人是不能強制成癮者住院的。這就像你也不能將瘋狂賽馬迷強制送入精神科治療。
然而,陸斗是由於太常對母親暴力相向,甚至令其骨折,所以精神科醫師提議暫時讓他離開家裡。雖然有些不滿,但他仍舊同意了。
我想,陸斗應該也感受到了「這樣下去會很糟」吧。但一般來說,不只是遊戲,著手成癮症的治療時,應該毫無打算要他一開始就戒掉電玩,多半有這種程度的準備。
進入兒少醫院的陸斗,暫時被禁止使用遊戲。他已經好久沒過無遊戲的生活。一開始雖然焦躁,非常想玩遊戲,但就是沒有遊戲可玩,最後只好放棄。
而為了矯正日夜顛倒的作息,陸斗受到醫生指示,要恢復吃好睡飽的基本生活原則。
與醫師會面時,討論為了停止暴力行為要控制怒氣,同時也要接受關於遊戲成癮的教育。精神科醫師不僅不會劈頭就斥責「遊戲不是好東西,所以要治療這個疾病」,還指出了陸斗沉迷於遊戲的情況。
陸斗本來就不擅長靜靜待著,是喜歡刺激事物的孩子。但母親忙碌,而且上課又無聊。遊戲的存在,能幫陸斗填補那份乏味。還有,陸斗總是被要求「乖乖坐好」、「好好念書」,是遊戲撫慰了他被責罵的不愉快。在學校裡總是感覺孤單的陸斗,遊戲也療癒了他那份孤單感。
正因如此,精神科醫師才說:「遊戲對你痛苦的生活而言,是很重要的存在吧」,並提議將這些心情「盡可能用遊戲之外的活動一點一滴地排解」。
此外,在精神科有職能治療以及團體心理治療之類的課程。因此,陸斗會和其他住院的孩子們活動身體、勞作、一起遊玩,也會聊天。陸斗好久都沒有感受到心情那麼清爽了。
與陸斗的治療同時進行,媽媽這邊也接受面談。首先為了限制玩遊戲而討論了具體策略。例如,陸斗偷用母親的信用卡去儲值,因此要換成新卡片,並且和金錢一起慎重地保管在攜帶式金庫裡。另外,媽媽也學習了如何設定遊戲機的限制使用時間,或是Wi-Fi路由器相關的定時功能之類。
關於母親該怎麼應對,也有好幾個提議,尤其受到強調的,是比起在玩遊戲的時候責罵,當兒子採取母親所期望的行為時,可以如何積極地給予讚美或讓他開心。因為兒子就是受到責罵才逃到遊戲裡,但又因此被責罵,而陷入這樣的無限迴圈裡。有些家長會詳盡地逼問如「你要玩到幾點?」這類的事,但這樣只會造成爭執,建議還是不要這麼做比較好。
此外,也向母親建議,別將遊戲跟學習綁在一起來責怪孩子。「不讀書只知道玩!」這種責罵孩子的話,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讀書,而想逃到遊戲的世界裡。另外,倘若爸媽總是跟孩子「交易」,像是「讀了兩個小時就能玩遊戲」反而會增加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,說:「那買遊戲給我,我就念書。」建議最好一碼歸一碼,讀書是讀書、遊戲是遊戲區分開來思考。
經過這樣的治療後,陸斗出院了。
出院後,陸斗不再對母親使用暴力,但仍好幾次都回到電玩世界裡,也經常向學校請假。媽媽為此雖感到焦急,卻不會像以前那樣劈頭就開罵,至少也會留心,稍微讓家裡有著快樂的氣氛。於是,陸斗自己也發覺不能像以前那樣,眼下以考高中為目標一點一滴致力於讀書上。
上了高中的陸斗加入射箭社,將虛擬遊戲裡的槍枝置換為實體弓箭。弓箭很帥氣,正中紅心也令人雀躍,而且他結交到了真正的夥伴,甚至還有個如雷娜般的學姊當女友。是的,陸斗現在終於找到了遊戲之外的容身處了。就這樣,陸斗漸漸遠離了遊戲。
我想,充實現實生活,就是脫離遊戲或網路的最佳方法。
摘自 宮田雄吾《你的心,14歲就能開始懂:憂鬱、社恐、飲食障礙、強迫症等11種難以言說的心事,精神科名醫為你撫平傷痛》/ 遠流
Photo:PhotoAC , CC Licensed.
數位編輯:陳妍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