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0-25 00:00 更新:2021-10-25 10:34
by 黃敦晴
孩子對鬼屋遊戲是躍躍欲試,還是心生恐懼呢?幾歲可以開始玩,又不會嚇到出問題?臨床心理師道出判別的方法,也教父母如何藉此機會教育,玩出勇氣與復原力!這是每年萬聖節的裝扮、布置、還有鬼屋遊戲,甚至在幼兒園裡,都會重演的劇情。
這也是很多父母、尤其是孩子第一次玩鬼屋時會有的問題:孩子要到多大才適合玩鬼屋?小小孩可以玩什麼樣的鬼屋、會不會被嚇壞呢?
每個小孩「準備好了」的時間點都不一樣
美國非營利組織兒童心智研究中心(Child Mind Institute)的臨床心理師伯恩斯坦(Heather Bernstein)在網路媒體生活駭客(Lifehacker)回答相關問題,並告訴父母可以怎麼運用這個機會教育,幫助孩子認識自己、克服恐懼、也增進親子情感。
首先,伯恩斯坦澄清,玩鬼屋遊戲,不是孩子發展中幾歲可以做的成長里程碑,沒有最合適的開始年齡,問題只有孩子是否準備好了。就像成長中的許多事物,每個孩子「準備好了」的時間都不一樣,也總會有他準備好了的時候。
那麼,為了避免後遺症,不要玩就好了嗎?伯恩斯坦指出,鬼屋遊戲並不只是嚇嚇孩子、玩玩而已,它有助孩子培養適度探險的精神,練習面對與克服恐懼,值得爸媽花點時間觀察孩子,帶著孩子試試,也提出一些判斷與準備的建議。
觀察孩子的興趣
如果孩子經過一些遊樂場、看到些廣告、或是在學校聽說鬼屋遊戲,看起來很好奇、或問了相關問題,甚至主動說想要進去,就可以開始跟他們討論,看看是否適合去玩,甚至小小探險。
了解孩子的恐懼極限
雖然鬼屋活動多半有分齡或或恐怖程度的分級,但是每個孩子會害怕的事物與接受幅度都不一樣。所以父母除了從孩子平時的表現、聽到恐怖故事和看到這類影片的反應是什麼來判斷,也要先跟孩子說明裡面可能會有的嚇人裝置與情節,或給他們看看廣告,對哪一類嚇人的情景反應如何,來了解他們是否可以接受,或仍然有興趣。
每個鬼屋都不一樣,不要勉強孩子
每個鬼屋裡的設置都不一樣,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開心玩完又沒有後遺症。
如果學校裡也準備了闖鬼屋的遊戲,父母可以跟學校確認狀況;當孩子還沒有準備好時,不要勉強他們,尤其是學校裡的活動,請老師不要以所有人都會、都要參加為訴求,或是取笑孩子膽小。
如果是商業場所的鬼屋活動,最好父母自己先了解活動與鬼屋的內容,包括詳讀介紹、網站,或是打電話去詢問,尤其某些商家會為了收入,而把合適的年齡層描述得很寬,這對小小孩更挑戰。
親子同享樂趣與學習
如果父母了解了鬼屋的狀況,也覺得適合孩子,就可以鼓勵孩子嘗試。對小小孩而言,如果鬼屋的設置空間可以讓父母同行,親子一起享受也是種強化關係的機會。不管是共度恐怖時刻,還是在裡面笑鬧起鬨,都是難得的經驗與回憶。如果家長無法一起入內,也可以讓孩子跟比較大膽的朋友或兄弟姊妹結伴同行,因為玩鬼屋這種遊戲時,有伴會更有趣。
在事後,還可以討論事前的期待與真實的感受,認可並肯定他們面對恐懼、克服害怕與嘗試、或事後讓自己平復情緒的歷程。這整個過程是很好的學習,可以體驗如何面對、處理事情與心情。
父母是關鍵的臨門一「角」
小朋友玩鬼屋,也可能在要進去時,突然說要放棄。如果孩子不是太害怕,只是猶豫,家長可以在親臨鬼屋和活動前,跟小孩分享父母自己的經驗,讓他們有心理準備。或者試問自己,為什麼會要讓孩子來玩,有沒有過度要求他做還沒有準備好的事情?
無論如何,都要事先詢問並讓孩子知道,如果進去後覺得真的太可怕了、不喜歡,可以如何喊停、出來。
(資料來源:美國親子生活網站 Lifehacke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