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仁見仁愛 *
回到首頁
老師介紹
活動相簿
活動影音
好站連結

首頁 --> 新聞公告 --> 公告內容

分享<<未來Family>>好文--父母需要的「教養七力」!超前部署孩子成為「懂王」.....2021/10/1 下午 05:24:03  

PTT表特版爆紅教授洪瀞專訪:父母需要的「教養七力」!超前部署孩子成為「懂王」

想要孩子有創造力,父母可以學習「教養七力」!擁有一對5歲、2歲兒女的洪瀞,拋出7大教養觀念,盼望用正能量幫助孩子,玩出創造力。


  洪瀞14歲就到美國,擁有世界排名前十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頭銜,並拿���幾乎不會給「非美國人」的美國太空總署(NASA)獎學金,卻捨棄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的高薪,堅持回台灣任教職,就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念。

學洪瀞的教養七力,把孩子人生變帥!

  他的想法很單純,「先把環境變成梧桐,鳳凰才會來棲。」他希望發揮己身的力量,創造一個人與人之間能經常互動、相互鼓勵的環境,「回台灣做這件事,比賺多少錢更值得投入一輩子。」(延伸閱讀:瑞莎想讓世界看見台灣!有夢的媽媽,才有自信的女兒

  熱愛教學的洪瀞,在成大教書的風采已橫掃學生圈,並出版《自己的力學》一書,拆解人生的「七大力學」,最重要的關鍵字,就是「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」,他接受《媽媽寶寶》專訪,進一步表達,教育應向下扎根到幼兒,並強調正向教養的重要,「孩子需要被鼓勵和支持,成長才能更完整,有了自信心,就能發揮原創能力。

  洪瀞與兩個孩子共同摸索出「教養七力」,藉由陪同孩子探索有興趣的事物,如:延伸童書中有趣的觀念,陪孩子創造更多故事,透過結合生活,轉化成孩子可接受的觀念。

1.充實力.用閱讀培養孩子成懂王

  想成為每一個領域的「懂王」,前提是給予孩子大量吸收的機會!洪瀞對爸媽的建議是「親子共讀」,藉由童書來和孩子互動。他強調,共讀的過程不能太無聊,故事時不時要出現爆點、笑點,有時改變劇情或「黑白講」一下,孩子發現不對,會說:「爸爸你亂講!」反而更有趣。

  試著把故事拉長一點,可延長孩子的注意力,或是講到一半問個問題,如:再來怎麼辦?孩子就會去思考,或把自己套進故事成為主角,漸漸就會有感受,不會聽一聽便跑開。

  適時引導孩子,有時也會有想像不到的效果。洪瀞曾講過《糖果屋》故事給大女兒聽,有一次帶她到深山玩,問女兒:「如果爸爸迷路了,怎麼辦?」她竟學以致用地脫口而出,用石頭做記號!他聽到好感動,「孩子受到啟發,知識會沉澱在腦海,直到有一天會把各項事物連結在一起,吐出新的東西出來。



2.發現力.多溝通就是渠道

  「溝通,可以啟發孩子的發現力!」洪瀞表示,6歲不到的孩子,天賦尚未成形,透過溝通,能讓孩子說出真正在乎的事情。

  有一天晚上,洪瀞必須到學校開會,女兒看到他的臉色疲憊,對他說:「爸爸等一下要像青蛙彈跳一樣跳起來!」他一開始不知道什麼意思,後來透過跟女兒溝通後,才明白,她希望爸爸能因此而開心,「孩子其實在安慰我!

  溝通,是開啟未來人際關係的渠道,也是發現世上美好事物的鑰匙。從小建立好親子溝通的管道,長大後,孩子就會知道,不管發生什麼事,爸媽永遠都在。


3.準備力.讓孩子從小得到關注與滿足

  準備力的第一要點,在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!洪瀞指出,若父母或兄姐能當孩子的榜樣,就能給予孩子願意去做的動能。

  他舉例,爸爸在家裡主動做家事,會增加孩子未來主動幫忙的意願。平常太太在家屬於管教型媽媽,他認為,孩子如果被動去做,就會喪失主動性,這時爸爸可以成為陪伴小孩玩樂的人。不過,他笑說,長期下來會有「爸爸後遺症」,因為小朋友比較愛爸爸,媽媽會吃醋。

  洪瀞表示,當孩子需要鼓勵,父母就給予關注,孩子會感覺有人在關心和傾聽他的需求,長大後就會懂得創新,也會更為主動。尤其,需要把握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時,讓他獲得他需要的關注和滿足。(延伸閱讀:芬蘭孩子的獨立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!6個爸媽不咆哮、小孩不必乖的教養法!

4.抗壓力.別定義失敗是負面的詞

  如何給孩子可以承受的壓力?洪瀞承認,這件事非常困難,「孩子好勝心很強,想要贏,總是害怕失敗。」他強調,不要讓孩子只有輸贏的觀念,「要讓孩子知道,這不是輸或贏,而是有沒有用心要做好;他贏了,不要說『贏』,改說『做得很用心、很努力』。」有失敗當墊腳石,讓人往上踏,才能學習經驗進而成長。

  「每個人都怕失敗,包括我,所以不要跟孩子定義『失敗』是負面的詞!」一定要跟孩子說:「沒關係。」孩子才會願意去接納和嘗試;跌倒,也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站起來。



5.鼓舞力.討厭的事要轉個方向教

  面對孩子討厭的事,要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,轉移孩子的注意力。他記得大學時有一次蹺課,沒校車坐,回家時才發現要走1、2個小時,還迷了路,當下超後悔,為何不好好上課就好?回頭想想,上課似乎不那麼糟了。教養孩子也一樣,「當下陷在那樣的情緒和視野,會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東西。」視角不一樣,想法會不同。

  此外,父母可試著連結孩子喜歡的事物,本來不喜歡做的事,會變得沒那麼痛苦。例如:不喜歡喝水,可以加一點甜甜的果汁進去,或用右邊喝水,左邊喝果汁,當小孩覺得在玩,就不會那麼排斥。

  多鼓勵孩子嘗試喜歡的事,爸媽會發現小孩會用自己的角度,找到創新的觀點。有一次,洪瀞女兒生氣地跑來質問他:「爸爸,草莓牛奶裡怎麼沒有草莓?」他只好用老梗回答她:「這是草莓口味的牛奶,就像太陽餅裡沒有太陽一樣。



6.轉換力.用幫忙完成孩子做不到的事

  洪瀞笑說,小時候玩3×3魔術方塊,玩到最後解不開,會把貼紙撕下來,貼成同一個顏色,後來還不敢弄亂它,怕拼不回去,最後貼紙變不黏或魔術方塊就壞了。當孩子解不開魔術方塊時,「用轉換心境的方式,轉換成不只是靠我自己,爸爸也可以幫忙,一起完成這件事情。

  之後,女兒玩魔術方塊,就變成父女的合作:「這邊怎麼辦?請孩子來當幫忙,所以不會不敢弄亂,孩子覺得爸爸會來幫忙,我們是一起的!」這樣互動的過程,不但轉換掉可能自己沒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情的壓力,也轉換了自己的認知,「不會以為自己做不到,是可以去想辦法的!

  女兒瓶子打不開,她會說:「爸爸幫忙!」孩子都喜歡「幫忙」這兩個字,「她覺得爸爸可以跟她一起開這個瓶子,她的壓力就轉換掉了。」小孩知道有人幫忙,就不會侷限在自己辦不到這件事的想法中。

  另外,父母也可鼓勵孩子用不同視角看事情,例如:烏鴉喝不到水就要換個辦法,不能侷限在水不夠多、喝不到的單一角度,「讓孩子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做,有時不做這件事,是因為不知道。



7.影響力.引導孩子重視他人需求

  小孩也有自己的影響力!洪瀞認為,讓孩子有影響力的關鍵是「重視他人的需求」,當孩子知道別人想要什麼,並試著滿足對方的需求,「就等於是有一個團隊合作和展現影響力的地方。

  家有兄弟姐妹的孩子,可以告訴他:「弟妹想要什麼,可不可以拿給他?」小孩幫忙後也會感到高興,弟妹因此得到他的幫助,還能獲得感謝。

  洪瀞女兒在參加說故事活動時,認識了一位大她兩歲的小姐姐,女兒注意到姐姐的個性害羞內向,想要有所表現卻又缺乏勇氣,於是她主動舉手幫姐姐告訴老師。久而久之,只要有女兒在,姐姐就會變得勇敢,兩人因而發展出一段不錯的友誼,「那種陪伴的情感,無可取代,常會抱在一起親親,超級要好的麻吉姊妹。」小朋友間也有互相影響的能力,不但可以一起過得很開心,還可以一起成就很多事。

  「教養七力」是洪瀞的教養心得,也是他對下一世代提出的育兒註解,相信他在教學上努力不懈的堅持,能為台灣教育帶來正向的影響力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mombaby.com.tw/articles/9919860

 

海星國小-快樂學堂班級網站系統 - © 2015 新叡文教事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