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沈晏羽指出,每當開學或連續假期過後,小兒門診常會出現許多因無法適應假期結束後的學校生活,而就診的孩子。其實別說孩子,就連大人也可能在恢復上班時有「收假症候群」。
「收假症候群」指的是人在經歷2天以上的假期後,對於回到職場或學校會出現情緒或身體不適應的情形,像是容易焦慮、緊張、害怕、抱怨等;有些人也會出現頭痛、肚子痛、睡眠不穩、腸胃不適等問題。因此孩子很容易會在課堂上打瞌睡,甚至嚴重到拒絕就學,不肯進學校學習,這都是很常見的狀況。
遠離收假症候群,5招讓孩子乖乖上學去
第一招:減少3C使用時間
很多家長都會跟孩子約定,放假才能玩3C,因此假期越長,孩子接觸3C的時間也就越多。沈晏羽心理師建議,應逐步減少使用時間,但並非將孩子的東西沒收就好,家長應運用空下來的時間,引導孩子進行較為靜態的活動,像是閱讀、需要腦力激盪的桌遊等,陪伴孩子一起度過這些沒有3C的時光,降低孩子對於時間的焦慮感。
第二招:調整孩子的作息
相信很多人在一放假後,就會開始晚睡、晚起,打亂平時上學(上班)的作息,建議像中秋節這種只有3天連假,最好還是讓孩子維持平常的作息即可;而長達1~2個月的寒暑假,稍微放縱一點無妨,但在開學前至少一個禮拜,應慢慢地將孩子的作息調到與上學相近的時間,比如:10點半起床先調到9點半,再循序漸進到7點等。
第三招:協助孩子準備上學要使用的物品
對於即將到來的學習,孩子可能或多或少會有些徬徨,不知道開學應該要做什麼,這時候可以協助孩子整理上學要使用的文具及書本,或是將學校交辦的作業完成等。
第四招:創造孩子學習的樂趣
比起假期所進行的活動,開學後的學校生活顯然乏味許多,但可以提醒孩子們到了學校之後可以見到好朋友,以及規劃能夠跟好朋友共同進行什麼有趣的活動,或是有什麼新的科目是孩子較感興趣的,提醒他在學習新東西時的樂趣及成就感。
第五招:回顧假期,規劃下次的假期計畫
假期總會帶著孩子出遊,可能是出國、遊樂園、看電影等,或是做一些符合節慶的活動,例如:烤肉、賞月等,不妨將這些出遊拍攝的照片和票券整理一下,帶著孩子記錄這些過程,回顧假期,讓孩子的心做好收假準備。
當然,沒有一個孩子會覺得假期太長的,總會有沒體驗到的事情,可以請孩子把這些事情寫下來,並規畫下一次假期的活動,貼在孩子的房間裡,讓他有動力學習,維持規律生活,期待假期的到來。
沈晏羽心理師最後補充,在連續假期過後,孩子或多或少會有不想上學、哭鬧的情形,這時候其實最重要的就是,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狀態,且耐心的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期間,相信等到學校的課業慢慢上軌道,孩子也就能夠在充滿支持的環境下,漸漸地適應學校的生活。